English Version

|资料库|招标|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友成新闻 > 新闻 >

“第二届友成常青义教研讨暨推广会”在呼市召开

破解乡村教育瓶颈——友成常青义教扶贫志愿者在行动

 

近日,励志影片《中国合伙人》热映,“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出身广大农村的“穷”孩子。但近年来: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越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越低。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种人才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加剧了农村的边缘化,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与城市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留守儿童很难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高考中很难与城市学生竞争,这导致恶性循环,形成马太效应。进一步造成人才资源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是什么让农村学生离大学越来越远呢?

其中,一个毋庸置疑的重要因素就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一些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较。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均等化与民生工程的推行,我国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教师,农村教育的质量还有待改进。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因当地生活、工作条件较差,很难能吸引到较高质量的教师到那些地方任教。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友成常青义教”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创新模式。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2012年2月22日在国务院参事汤敏递交的“以退休志愿教师为骨干,开展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常青义教推广建议书一文给教育部做了批示:“广西通过社会力量组织城市退休教师到农村支教,是缓解农村贫困地区师资匮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办法,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通过试点推广。”

2013年6月18-19日,由友成基金会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暨友成呼市志愿者驿站承办的“第二届友成常青义教研讨暨推广会”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召开,来自教育、扶贫、老龄部门领导和全国各地常青义教现有项目点及拟推广的地区负责人、优秀志愿者代表、捐资企业等各方代表约100人参加了会议,就常青义教的项目模式、推广模式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会上,常青义教的可持续资金保障成为其中一个热议话题。

友成志愿者驿站作为常青义教的实施主体之一,为跨界的资源动员和协作提供了组织和机制的保证。“志愿者驿站”是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的重要组织单元;她建立在贫困地区,从省市到乡村社区形成三级管理体系,为志愿者提供服务与支持,将负责贫困地区的需求调研及供给匹配,筹募资金,协调社会资源,引进并执行成熟的扶贫创新项目。

从2010年至今,巴马寿乡集团、阳光100置业集团、北京广西企业商会、普莱克斯(Praxair)投资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公司、广西嘉和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很多爱心企业为常青义教项目的实施提供近400万人民币的资金和物资等资源支持,保障了项目的实施和推进。

2012呼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和友成基金会共同成立“常青义教专项基金”,呼市政府给予30万的支持,2013年又给予50万支持。河北滦平县滦平县教体局2012-2013年拨付10万元人民币给予友成滦平志愿者驿站实施常青义教项目。

 “友成常青义教”项目因为卓有成效的社会效果、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及跨界合作的组织机制,获得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的认可,政府购买公益组织服务和企业捐助成为重要的项目资金来源之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李志华处长在会议上指出,常青义教的实施推广离不开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先生在会上呼吁更多的部门和企业参与到这一项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中来。

会议还就常青义教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完善和提升。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开发司司长李春光在会议上指出,未来将借助“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这个平台,以标准化的运作模式,通过友成志愿者驿站网络进行常青义教项目复制和推广。

以常青义教为始,一场推动来自城市具有新公益理念、专业能力、资本优势和社会网络关系的各种志愿者的参与,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医疗、金融科技及社区发展的社会“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已经展开。(完)

 

附:

常青义教模式特点

    一是造血型支教:常青义教志愿者主要面对乡村学校教师及校长进行培训和交流,而非传统的顶岗上课式支教;

    常青义教项目活动包括:集中培训、师徒结对、定点帮扶、城乡学校结对交流、远程培训等;从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完善教研组建设机制、完善班主任工作机制、师生心理健康辅导、开展学生主题活动这五个方面入手;以3年为一个项目周期:一年做好教学教研和学校管理的基础建设、两年培养出乡村名师、三年创办特色学校,从制度、人才和文化三方面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专业志愿者:常青义教志愿者凸显教育专业专长,以优秀退休教师为主体,在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为辅,多为特级、高级教师、教研员。

    常青义教项目以各地市县教育局、教科所、老教协、师范院校、及城市中小学校等为渠道,建立志愿者动员机制,以组建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

    三是跨界的合作:通过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跨界合作,整合资源,一起推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友成省、市、县三级志愿者驿站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搭建资源协调平台,调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

    政府购买公益组织服务和企业捐助将成为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

 

常青义教项目成效

    2011-2012年,常青义教从广西扩展到内蒙古、云南、湖北、辽宁、安徽、河北7个省16个县,招募志愿者2118 人,定点在33所乡镇学校开展常青义教活动,共提供志愿服务10.5 万小时,驻点学校33 所,受益教师12273 人次,受益学生147399人次,辐射覆盖的受益学校375 所。

    2012年12月由“深德公益”对常青义教进行第三方评估的评估报告中指出该项目递进的社会影响力体现在乡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5个层面均有提升,主要体现为:

    一是教师逐步实现师资专业化,教学理念、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二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明显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学习成绩进步;

    三是家长/家庭:提高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四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能力提高,获得更多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是促进社区/社会区域性教育发展,并带动长远的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动教育资源的地区共享,为教育部门对贫困地区加大投入提供平台。

 

“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简介

    “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是在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指导下,协调组建“扶贫志愿者”组织平台和网络体系,广泛动员和组织各类志愿者,开展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贫困群体生活质量和提高贫困人口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各项服务活动,形成社会公益创新项目。

    2011年,行动计划正式列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3年,友成基金会成为“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实施单位。

    友成基金会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借鉴现代商业连锁经营模式,以扶贫志愿者为主体,以志愿者驿站为载体,以扶贫开发志愿服务项目为内容,以信息化系统为交流服务平台,建设一个形成“人网”(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地网”(驿站或当地其他社会组织)和“天网”(友成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网络化志愿服务扶贫开发系统。形成能够高效率进行资源动员与优化配置,组织规模化的志愿服务,帮助更多企事业单位与志愿者的爱心传递的扶贫渠道;



首页|站点地图|友情链接|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技术支持: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