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资料库|招标|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媒体报道 >

【腾讯】融资超千万,这家社会企业为何受投资的青睐?

 2015-10-13 来源:腾讯网

围绕3000万基数的小额捐赠人,路人甲提供了一个持续捐赠和轻度参与平台,独创多方共赢的惠捐模式,成为各界竞相追捧的社会创投焦点。

“路人甲”CEO 韩靖

撰文:原宁辰 题图摄影:张旭

来源:《中国慈善家》9月刊,原文标题《路人甲,凭什么受到社会投资的青睐?》

9月份,韩靖的第一个重要行程是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

作为公益互联网“现象级产品”——“路人甲”的CEO,韩靖这几个月收到的反馈和邀请应接不暇。倡导社会企业投资的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三次在文章中肯定“路人甲”;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四所高校同时将“路人甲”写入课堂案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邀请韩靖作为“公益+商业+互联网”的代表,参与慈善立法讨论

围绕移动互联网端3000万基数的小额捐赠人,韩靖发现了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

作为小额捐赠及轻度参与的公益创新互动平台,“路人甲”通过10元定额捐赠,为爱心网友提供了丰富的公益参与方案。并通过与商家联合,以返赠优惠券的方式,帮助捐赠人获得超乎期待的物质答谢,实现了公益项目、捐赠人、爱心企业三方互赢的价值闭环。

不久前,“路人甲”刚签署了超过千万元的PreA轮的融资协议。此前,它还获得“第三届中国社会创业家年会暨社创之星年度总决赛”总冠军,成为公益创投领域最受瞩目的企业之一。

围绕“小额捐赠人”展开服务

“在‘路人甲’,我们想让有爱心的网友捐得更爽。” 70后韩靖个性爽朗,快人快语,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坦言。

“路人甲”的口号是,“不旁观,不土豪,有反馈,有答谢。”一切产品内容都围绕着“小额捐赠人”这一核心用户群展开。

从事公益行业多年的韩靖发现,目前针对大额捐赠者的服务越来越好,有各种政策支持、媒体报道以及基金会对接,而对于年度捐款额50元以下的小额捐赠人,则缺少平台关注和相关服务。

通过调研,韩靖发现这类潜在的互联网小额捐赠人数量庞大,每年约有3000万人次。“互联网的特点是组织成本小,边际效应无限大,交易成本降低”,他意识到,“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找到三千万用户,还是比较靠谱的。”有过互联网连续创业经验的韩靖,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的动员下,在社会创投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实践。

如何让这些爱心网友感受到更好的捐赠体验?韩靖和团队煞费苦心。

打开“路人甲”APP的首页,可供选择的公益项目丰富多元,环保、教育、助残、儿童、动物⋯⋯每个项目的单次捐赠额度是固定的10元钱。在定下这个额度之前,韩靖参考了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国个人捐款笔数最多的是一分钱,主要是找零。我认为这不是意愿性捐款,然后就是10块钱、1块钱和100块,所以我认为10元钱的群体是最大的,笔数最多。”

10元钱能为公益做些什么呢?

在“路人甲”,可以让失能的空巢老人享受一个小时的护理,提供给残友们学习一堂手工培训课,也可以帮助检测一座城市一天的空气质量,或者让一幅破损的古建壁画得以保护和修复。通过与几十家基金会具有公信力的公益项目合作,爱心网友们可按自己的关注喜好进行选择和捐赠。

这样方便捐赠人理解的“产品描述”,背后是“路人甲”团队专门策划的“短阅读模式”,被他们称为“一点一画一句一段”。“一点”是要明确表达出10块钱的价值点,“比如10块钱救助一个早产儿,大家觉得很可笑,但每捐10块钱,就可以延长一个早产儿15分钟的生命,这样表述的话很多人都愿意捐。”“一画”即项目招贴画,是在奥美等广告公司工作的设计师志愿者设计的。加上醒目的一句话项目文案和140字内的简练描述,“用更简单的方式跟网友们沟通,捐赠率很高,说明沟通策略是成功的。”韩靖说。

与其他网站动辄用几千字的图文介绍项目不同,这样精心打磨的效果是,很多公益组织在跟“路人甲”合作过文案后,在其他平台传播时,也愿意使用“路人甲”提供的版本。

目前国内的小额捐赠人发票领取率不到3%,韩靖和团队的工作重心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站在捐款人的角度去思索,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韩靖很喜欢美国的一个选秀节目《下一个伟大乐队》。在一期节目中,评委对一位没有双臂而用脚弹琴的参赛者说,“我不会因为你是残疾人而特殊照顾。”对方回答“thank you”。在“路人甲”,韩靖也希望传递给捐赠人同样的价值观,“让每个人认识到帮助别人本身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而不是一种怜悯。”所以,“路人甲”不做个人求助类的项目,而是反复推敲每个项目中“人性的光辉”,“试图展示帮助他人是值得的。”

2014年12月8日,韩靖在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表演讲

创新性的惠捐模式

除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路人甲”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惠捐模式。

“路人甲”把传统捐赠链条上的三方资源重新做了整合。传统思维中,捐赠往往是单向的,公益组织作为“弱势群体代言人”,将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赠,转化成受助方需要的帮助。而在“惠捐模式”中,“路人甲”不做“财富的搬运工”,而是要做“价值的创造者”。

对于捐赠人而言,“路人甲”为他们创造了可持续、易分享的贴心捐赠体验。它在商家的支持下,为捐赠人提供了超过10元捐赠额的消费优惠券作为爱心答谢机制,涵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我们老提公益生活化,凭什么生活化呀,恰恰是今天买壶茶可以参与公益,明天喝杯咖啡可以参与公益,后天唱卡拉OK也可以参与公益,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一个人公益习惯的形成。当有一天,一个捐款人,他过了三年这样的生活,你不再给他优惠券,他也照做公益不误,已经形成习惯了。”韩靖说。

通过“路人甲”设定的这一模式,商家除了能行使企业社会责任,也能改进跟用户之间的关系。“传统思维中的消费者,买完之后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下次是否还来买。而用户不一样,跟商家之间有非常复杂的多粘性关系,借助公益元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构架这样的关系。”

对于公益组织而言,通过“路人甲”筹到了更多的项目用款,但“路人甲”并不仅仅定义自己为一个筹钱平台,未来,它希望成为一个协助公益组织“筹人”的平台,这也是它与其他筹款平台的一个最大区别。

作为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友成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第一任策动人,韩靖深知中国公益领域缺乏长期关注项目的个人,而不仅仅是钱。他在跟公益项目负责人聊天时,都会问对方一个问题:“如果在一个项目中,一个人一次捐100块,另一个人每月捐10块,持续捐10个月,你会希望出现哪种情况?”所有人的答案都是后者,“人才是最重要的。”

韩靖希望捐赠人在“路人甲”培养出自己对公益项目的持续关注和习惯,“我要为中国每一个优秀的公益项目,绑定十万粉丝。”

9月中旬,将在深圳慈展会上发布的“路人甲”2.0版本中,“路人甲”APP也会发布大量全新功能。韩靖称,“要让公益项目跟捐款人产生更多直接的沟通,使得每一次捐赠人都能在公益项目的账户里沉淀下来,让公益机构和捐增人产生更多的联系和粘性。”

由此,通过惠捐模式,“路人甲”把公益捐赠领域的三方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闭环。

“好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每个人没有更多的付出,但是都为他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社会创新就是把没有被利用到的资源激活,这需要观察、思考、判断、创造的整合,是很高级的脑力劳动。”一直关注推动社会创新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对“路人甲”评价道。

2015年5月22日,路人甲第一条公益街亮相

打造有温度的公益品牌文化

“路人甲”这个名字,是韩靖有次开车时得来的灵感。

在投身公益领域之前,做广告创意出身的韩靖,曾在华谊兄弟跟着冯小刚拍过一段时间电影。在驾驶中喜欢追求速度感的他,看着很多人在眼前闪过,脑海中忽然冒出拍电影时那些群众演员的称呼,“路人甲”“匪兵乙”⋯⋯

“对!路人甲!”

想到这个名字,韩靖非常激动。“实际上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一个中国人,能更加轻松、没有心理障碍、愉快地参加公益。每个中国人都能这样去做的话,我们就能活得更加暖和一点。”

名字取好之后,团队所有人都感觉非常好,COO张岩从外地出差回来,吃饭时听到这个创意,沉默了五分钟,对韩靖说,“真TM棒,就它吧!”

名字好记,传播起来也非常方便。“路人甲”团队曾去一家餐厅吃饭,后来韩靖再去,服务员对他说,“我认识你,虽然不知道你叫什么,但我知道你叫路人甲。”

韩靖后来回味、梳理,发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根基的品牌文化。

“今天的中国,冷漠正成为我们心中的隐痛。可能有很多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就从他的身边慢慢走过去了。我们主张大家不做冷漠的路人,而是做一个有温度的路人甲,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伸把手就可以了。也不用成为活雷锋,我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感受到互相取暖的快乐。”

韩靖希望每个人都能发掘身边令自己感动的小事。在欧洲旅行时,他常感受到一些小国家里浓浓的人情味儿。“愉悦并不来自优美的环境,和先进的商业文化,而是来自have a nice day,一声相互的问候。”在韩靖心中,这才是“路人甲”未来真正想传播给大家的一个故事。

本文选自《中国慈善家》2015年9月刊,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中国慈善家》2015年10月刊封面



首页|站点地图|友情链接|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技术支持: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