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资料库|招标|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媒体报道 >

【人民网】如何低成本为乡村学校引入艺术教育

2015年06月16日 03:27 来源:人民网

    专家教师、“文华奖”获得者、“1教室”教学教研核心团队成员蒋智杰、白凯两位老师,在短短1小时的音乐课上,带领孩子们完成了从感受、鉴赏、到教学互动的全过程。

  当老师用各种打击乐器模仿出生活中的声音时,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而老师用小小鼓槌飞舞在大鼓鼓面、鼓梆、鼓钉上的精彩演奏,更是完全颠覆了所有在场者对原来“秧歌队”里“伴奏”大鼓的传统印象。经过老师短短几分钟的指导,几个音乐零基础的孩子竟然现场和老师进行了配合默契的合奏。

  来听课的滦平县各校老师们纷纷感慨,“原来音乐课还可以这样上!”“头一次看到孩子们上课这么快乐!”

  “课程设计紧凑巧妙,整堂课妙趣横生!”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感叹,“1教室的孩子们太幸运了,北京多少重点学校的孩子们都未必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么棒的艺术课!”

  6月13日,河北省滦平县滦平三小,公益项目“1教室”实施1周年后,向在座来宾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1教室”公益项目旨在将艺术教育的资源引入乡村课堂,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艺术教育。其创始人老炅一直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任志愿者数年之久。

  老炅告诉记者,在当志愿者期间,踏遍了全国的老少边穷地区,完成了基础调研工作。老炅说:“中国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还缺失方法。一些功利性艺术教育毁掉了人们的审美,还偏离了艺术应有的方向。”

  老炅设计了一个公益项目的成熟框架,即艺术普及教育专业可持续教学模式,引入“1教室”系统艺术普及教育教材和国内顶尖专家师资,以本地教师系统、持续培训为核心,各类艺术专业课程全面覆盖的“1教室”专业“导学”体系,以确保专业艺术普及教育课程在农村中小学扎根、生长。

  最初,“1教室”在滦平县的落地并不顺利。滦平三小校长王国珠坦言,最初确实不理解“1教室”的理念,也曾有所怀疑,但“看到孩子们的表演后我是彻底折服了,孩子们有了变化,我自己也开始变化。”

  但是,将知名教师或艺术家引入乡村的成本会很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汤敏指出,推动艺术教育、素质教育要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建议运用慕课的手段,让各地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事实上,这个模式在滦平县的第一阶段试点是成功的。滦平三小的音乐教师从来没有学习过打击乐,但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她就能教孩子学习打击乐,教了1个月后,孩子们就能上台表演了。

  老炅说,“1教室”即将研发“P+1”教学模式,通过模块化的课件,通过慕课等方式,按照阶梯教学模式,让在校的老师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带着孩子们学习。这样,即便没有专业教师,乡村学校也不会缺乏优质的艺术课程,让“你的音乐是体育老师教的”不再是笑话,还有可能成为现实。

  下一步,“1教室”将在多个学校铺开。滦平县县长潘艳红告诉记者,该项目在滦平就可以造福当地4万多名孩子。

  “还记得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吗?‘1教室’要做电影里的那位马修老师,让每一个沉默甚至自卑的孩子都能够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机会。”该项目负责人杨婷告诉记者。

 


首页|站点地图|友情链接|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技术支持: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