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资料库|招标|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公益理念 > 延伸阅读 >

突破旧式思维窠臼:探讨社会企业的创新价值与经营策略(下)

文:交通大学产学运筹中心 许万龙、曾薏如
 
    社会企业有哪些经营方向?

    目前社会所发展的社会企业面貌多元,不过根据企业发展的组织架构与营运方式,可大致上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积极性就业促进型:是目前台湾最普及的社会企业之一,透过创新的就业机制,让原本处于社会边缘处的弱势者能够有稳定与专业的就业训练与工作机会,并结合商业模式的组织发展,让整体就业机制与工作环境能够永续经营。

    地方社区发展型:强调社区整体发展与营造,在台湾由于社区营造与社区共享概念较不普及,因此大部分的社区发展组织多以各种志愿结社与非营利组织面貌经营;但其他国家(如英国)则致力集结社区中各种社会企业与就业机制,来发展社区本身的特有意象与总体营造,进而凝聚社区整体就业优势与社会共享价值。

    服务提供与产品销售型:也是目前台湾最普及的社会企业之一,透过社会企业提供的付费服务与销售产品,让消费者/使用者付费的同时,也能将营收利润作为组织永续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

    公益创投的独立企业型:创投组织的目的在于出资协助新的社会企业,并提供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绩效监督与评价机制。透过创投公司的辅助,社会企业得以在最初缺乏资金时期获得协助,进而致力发展组织架构与商业模式。

    社会合作社:是所有社会企业发展最久远的组织面貌,其发展可源自于 19 世纪欧洲。合作社特性在于强调组织内部的利益关系者可透过组织所追求的集体利益获得保障,并积极参与组织内部事务,合作社任何发展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参与组织内部的利益关系者的权益。

 

(表2 :目前社会企业中常见的五种类型)

    交大微创业“皂福人间”与社会企业“爱的米其林”

    “皂福人间”

    亮羽为专门雇用身心障碍人士的一间洗衣工厂,由刘月廷女士所创设。其导入电脑管理设施与自动化机具,搭配长期不间断的员工训练,让洗衣品质与其他店家相差无几。

    由交大王蕙芝老师所开设的创业与创新行销课程,便以社会企业真实案例-亮羽为引导,带领学生实地参访,并以“交大手工皂”为题,学生用整个学期的时间实际参与研发、生产、行销等流程。从锁定目标客户策略拟订,到调配方、入色、倒模、成形的制造过程,至包装、命名、定价、宣传、开发通路的后端行销,学生踏出的每一步扎扎实实都是自身经历体会,感受创业维艰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终“皂福人间”团队亦从市场获得实质回馈,净利丰硕;这样创新的课程教学方式,师生一同投入实战,可视为交大课程的一大突破!

    “爱的米其林”

    由残障联盟、罕见疾病基金会与交大数位创意与行销策略实验室共同推动的“我爱无障碍餐厅”计划,特派员于实地访查之后,将观察心得撰写成报告,再经由交大把资料汇整后放上网站,并出版成相关手册与“爱的米其林APP”,提供身障朋友在选择餐厅时参考。手册内不但详列餐厅营业时间、价位等基本资料,更标示出“桌下是否有容膝空间”、“提供笔谈方式点餐”、“导盲犬可进入”等特殊服务。

    其中,“爱的米其林”招募身心障碍的朋友,教导操作专业科技工具,研讨无障碍的环境与服务情境;其在取得“特派员”证书后,亲自前往餐厅用餐,使用各种设施,并体验各种服务,再将心得回报。“爱的米其林”让身障朋友们把缺陷化为优点,从“被服务者”变身为“去除障碍的社会行动者”。不仅善尽公民义务,更创造出有尊严的新职业-“特派员”。

    设计出“爱的米其林APP”的交大教授林崇伟表示,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受伤、怀孕、育儿以及步入老年,因而成为无障碍环境的需求者,因此这不是身障者专用的APP,而是可以普遍推广给家有孕妇、小宝宝、老年人做参考;甚至政府部门可以开始思考,透过身障朋友的经验,协助公部门改善空间,让友善城市得以推广。

    社会企业能够永续发展的策略是?

    有别于传统的商业营运模式,社会企业必须存在一个透明化的财务运作机制,并能够受到社会大众的公开检视。也因此,如何管理公开的财务机制、如何建构公正且透明化的财务审查机制、以及透过商业策略创造更多财务来源,也成为社会企业是否能成功永续经营的重要关键之一。

    换言之,社会企业之所以能脱离过往的被动补助与捐赠模式,转而藉由创新的商业模式营运来获取自主的永续发展,其原因再于社会企业必须从社会需求的角度 出发,藉由市场定位、产业规模、目标社群、价格品质、品牌形象等面向进行营 运评估,并结合市场行销与财务管理等组织策略,来达到社会企业的永续发展与 良性循环。换言之,社会企业的发展机制有下列阶段:

    锁定社会议题:找寻出社会/环境下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与议题,包含的范围极广,例如:教育、环境、经济、科技等面向,并试图找寻出此需求的“共享价值”。

    决定商业模式:试图找寻解决此此社会需求的策略方案与系统性机制,思考各种解决方案与营运模式的同时,创新思维与商业模式将逐渐形塑而成。

    检视过程:企业的营运方式与策略并非在实践的过程一成不变,须结合市场研究与使用者需求调查等研究来适度调整企业的营运模式,并在此动态过程中不断思考 更好的策略模式与创新思维。

    评估计划并发现新价值:透过商业策略的实践成果,来评估是否达到最初的社会需求与目的,并将评估报告视为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创新根据,进一步发现更多细节与需求方向。

    其实,不论是社会企业或者传统企业,两者在寻找创新商业模式时,其过程与方法是相当雷同的。其最大的差别仅在于两者的目的与需求─藉由发掘社会上真正的需求与问题,社会企业致力发展一套创新的商业模式,目的在于改善此社会需求与问题,进而追求此模式的永续发展。而这样崭新发展模式与经营思维,也让社会企业成为社会中正向的影响力与推动力,并且持续发光发热。


[ 返回 ]


首页|站点地图|友情链接|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技术支持: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