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资料库|招标|招聘|

跨界合作与社会创新——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研讨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4日

王平:中国非营利组织和 社会创新者的策略与能力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4日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跨界合作与社会创新。这个题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一点,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非遗保护出现的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大家开始关注一些非物质的东西时,实际上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的进步。没有物质的极大发展就谈不上或者没有条件去做非遗保护的事;然而我们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着保护不够、活力不够,以及过度商业化开发的问题,这是因为受到了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我们这30年在社会进步当中出现的所有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社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呢?大家可能都已经意识到了,就是我们在文化、在精神、在非物质的层面关注的少了,我们信仰的是金钱、是物质。拜金主义和纯粹的消费主义的泛滥,实际上是在物质文明的进程中,精神文明的滞后和缺失。由此还导致了环境问题、贫富差别扩大和社会矛盾激增。这些问题其实都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这一块“短板”相关。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也染上了铜臭气。
    在这个高度工业化的社会里,在高度物资化和消费主义的引导下,在过度依赖工业化产品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失去了和大地和大自然的联系,人们对于自然、对于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淡漠甚至完全不了解。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后工业化社会中使用网络虚拟出了一个社会,人们生存在这个虚拟社会里,甚至和现实中的人失去了联系。这是一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掩盖了一种危机,就是人和自然脱离,人和社会脱离,人和人脱离。人们不知道我们所用的这些东西,我们每天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跟自己有什么联系。正是这些联系被割断,导致人们观念上、精神上甚至是行为上出现误区,以至于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社会危机。
    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需要转变现有的观念,需要跳出“经济发展为单一指标”的过时理念,找到人类真正的幸福感,因为幸福感不仅仅是和物质发展相关的。以往所谓的进步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进步,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这种旧观念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会走上岔路,不但不能保护它,可能还会破坏它。之所以我们还要讲究让人回到自然,甚至于从事一些手工和体力劳动,甚至是去农村做一些农耕,是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和需要的。让人们重新找到自我,找到自我和这个社会、和大自然的关系,回归到自然的怀抱,需要倡导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第二点,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友成新公益的一个天然使命。目前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贫困问题,贫富差别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保护、或者是被错误的开发、或者是被滥开发了的问题,我认为这和我们所谓的“三个失灵”有关系。这三个失灵是我们在公益界常说的话,即“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传统慈善失灵”。为什么呢?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有两个严峻的挑战:一个是我们要求活性,保护的活性;一个是要求生产性继承。如果说政府来主导,政府来行政化地保护,一做就死,活不了,这是一个失灵;第二个就是我们将其市场化和商业化,但是纯粹的市场性开发,一放就乱,而且会使要保护的东西失去本来的面貌;第三个失灵是传统慈善在这个领域不作为。传统慈善是见物不见人的,它会给你一些类似于施舍的资助,而不是以人为本的、结合当地所具有的文化特色,用可持续的理念和模式而进行的创新性的保护。
    友成的“新公益”提出的社会创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再加上用创新资源生产组合来放大资源的价值,就是说追求一种边缘需求和边缘供给的结合,以此来产生新的价值。社会创新是友成成立以来一直倡导的,是我们的愿景和使命,我们提出通过社会创新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友成有两个使命,一个是发现和支持新公益的领袖,实际上我们的手工艺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也应该是一种公益的领袖,是一个带头人;另一个使命就是要搭建跨界合作的创新的平台。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理念到使命,我认为和友成新公益使命、新公益理念和我们的工作方式都是非常吻合的,是天然合一的。
    从理念上看,我们提出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并举,实际上就是强调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人是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体,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在于人有精神。我们强调扶贫,一定要双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在发扬和光大我们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相传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友成的第二个理念是将天人合一的系统性思维方式用于综合治理贫困,这与非遗保护中的社区修复与文化生态重建完全一致;我们的爱心接力的理念强调公益行动是爱心的传递,是尊严的恢复和重建,是能力的赋予和大众的参与。为此我们通过支持社会企业等创新模式,为弱势群体赋权及社会融入创造机会,这恰恰也是非遗保护的模式。
    从方法上看,友成新公益讲究的是社会目标加上市场手段的结合,就是说要有公益性,还要有可持续性。我们还提出跨界合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如果说要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两个很关键的问题,即活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的问题,我认为这就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企业的手段、跨界合作的模式和社会参与的模式,而这正好就是友成所倡导和实践的新公益。
    第三点,“YI”品牌是对新公益与非遗保护的最好诠释。在普成对手工益项目的开发上,我们创造了一个品牌,叫“YI”。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保护本身就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而“YI”品牌中回忆的“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是由传承人所带来的,我们是要扶持这个传承人,他传承的是一种中华世代相传的文化,是带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东西,本身是活的东西。回忆的“忆”代表了这种文化的代代相传和精神的承载。
    第二个“YI”是艺术的“艺”,手艺是一种艺术。从古老到现在的承接中,我认为要在设计上融入一些现代的元素,要适应某些市场的的需求,但绝不是把手工艺本身丢掉去做一些流水线生产,因为这个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要保护的东西。如果把这个东西丢掉了,我们等于没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的部分;如果变成机械化或者是叫做流水生产线,那就不是艺术,而是工业品。艺术品和工业品是有区别的,所以一定要是手工的。
    要做到第一个回忆的“忆”和第二个艺术的“艺”,非公益莫数、非“新公益”莫属。所以“YI”品牌的第三个含义就是公益的“益”,商品经济讲究的是低成本,高效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保护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说以社会目标为导向,以保护非遗为目标,而不是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这就是公益。我们说非“新公益”莫数,就是要加上创新的设计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这三者的合一,就是我们的目标和手段的合一,就是我们的品牌“YI”,这个可以打广告了。
    第四点,跨界合作、共创未来。最后我要表达的是,社会创新也好、新公益也好,最重要的特点是跨界的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肯定不是一个界别的事情,不是单纯的政府、企业或者是我们公益组织能做到的,因此一定要有政府参与,有学界的参与,有企业的支持,还有就是广大的群众投入和参与,从设计到培训到传播,要有群众性的参与。比如在社区文化建设当中,我们可以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手工艺的培训和体验活动,使人们在非常紧张和浮躁的社会生活中有机会静下来做一些手工,这也是一种精神扶贫。
    我们需要跨界合作,共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繁荣的未来,这是今天这个会议中友成的主题,也希望大家共同参与进来。最后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研讨会,谢谢。



首页|站点地图|友情链接|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技术支持:益云